姜德明:关于齐如山
姜德明 姜德明,1929年生于天津,高级编辑,著名藏书家。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,后供职于《人民日报》,任文艺副刊编辑、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等职。出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痴爱,开始藏书、著书,50年不辍,后任《人民日报》出版社社长。其收藏的特点是藏民国版图书。在这个时期,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,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变,这一切都在书籍上体现出来。拥有“五四运动”以来新文艺版本书万余册,其中许多是作家本人的早年签名本。
读过梅兰芳《舞台生活四十年》的人都会知道,高阳齐如山曾经在艺术上给梅兰芳以不少的帮助。齐如山(1877-1962),北京译学馆出身,学过法语和德语,民国初年开始研究京剧,为梅兰芳编写过不少剧本,并著有《说戏》等著作。这本《说戏》,现在看来主要是指出了当时戏曲舞台上的一些落后状态,特点是提出了改革之途,要文界与戏界能够坐在一起,而论述时又处处以西洋舞台艺术的如何进步作为对比。
齐如山、黄秋岳与梅兰芳
齐如山到过欧洲,这在当时算是很新鲜的见解了。鲁迅先生也见过这本《说戏》,一九一三年九月五日的《鲁迅日记》里记载:“齐寿山赠《说戏》一册,其兄如山所作。”齐寿山与鲁迅是教育部同事,他是齐如山的弟弟,亦通德语,曾协助鲁迅翻译过荷兰作家望·霭覃的《小约翰》。
后来鲁迅同齐如山也成了朋友,如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,鲁迅与齐如山和其他朋友共饮于同和居饭馆,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《鲁迅日记》里又记载:“下午……如山来。”据此判断,他们的交往并不深。一九四八年底,齐如山从北平到上海,又去了台湾,传说他最后是倒在戏院里死去的。可以说,他的一生是为京剧艺术而献身的。
齐如山与范朋克
今年五月,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《明清小说论丛》第一辑,其中发表了吴晓铃同志前年访美时,埋首哈佛大学图书馆录撰的《哈佛大学所藏高阳齐氏百舍斋善本小说跋尾》一文。从齐如山所藏的小说版本来看,说明他不仅是一位戏剧研究家,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收藏者和研究家。他还著有《百舍斋小说目录》一种,当然也是治小说史者必见的书目。当年他带到台湾去的珍本小说,是经袁同礼的介绍,卖给了哈佛大学。吴氏所见即这部分藏书。
我对百舍斋的这些藏书题跋自然感到兴趣,但是对于跋文后边的写作日期题记更觉有味,好像从中可以看到他某一时期的生活缩影。如在《吕祖全传》的末尾写道:“民国三十三年冬,齐如山识于裱褙胡同之百舍斋,时年六十有八,正避难家居七年余未出门矣。”三十三年是一九四四年,七年之中足不出户,自然是指自“七七事变”以后,他便闭门不出了。这显然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一种态度,爱憎鲜明,品节可贵。
又如在《巧联珠》一书跋文的最后说:“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五日,如山识,时年六十有八。天寒、手僵;破笔、旧纸;书此数十字已费数十分钟的功夫,然仍字不成字,行不成行。”破笔、旧纸,多少道出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。事实上齐如山的字一向写得相当工整有力,不愧一位书家。
齐如山在台湾的生活,我们所知不多,但是从他到台湾以后写的部分著作来看,他身在海岛,还是心念生活多年的北平的,请看他写的这些书:《故都琐述》、《北平三百六十行》、《北平土语》、《北平零食》、《北平怀旧》。这不能仅仅看作是他对故都风土和民俗的偏爱,而是反映了在台湾的同胞思念大陆的深切感情。齐如山也称得起一位知识渊博的掌故学家。
齐如山在香港
一九五六年春天,台湾文协为几位老作家举行庆祝晚会,其中也有女作家谢冰莹。当时齐如山有诗赠与她,其诗曰:“做饭洗碗扫房间,铺床叠被洗衣衫;写文改课教儿读,吊贺迎送兼聚餐。慰问访问又探病,讲演开会还上班;诸事日有一百件,学校还将功课担。事事摒当都井井,写的文章堆如山;这样写作三十载,胜我一百二十年。”诗写得很有风趣,也很口语化,不像出自一个年迈人的手笔。谢冰莹现在居住在美国,读者当会记得她的名字和她写的《一个女兵的自传》。可惜的是我们至今还无法找到齐如山写于台湾的一部完整的著作。(1984年6月)
(《燕城杂记》)
-阅读链接-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
梨園雜志
微信号:liyuanzazhi
新浪微博:@梨園雜志